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華爾街黑石雙雄

《商界名家》2007年07月

 不少人將名播天下的美國企業——黑石看成是一家投資公司,其實不然。在華爾街,同樣以黑石命名的金融公司有兩家:史蒂夫· 施瓦茨曼(Stephen A. Schwarzman)領軍的黑石集團(Black Stone)和勞倫斯·芬克執舵的貝萊德公司(BlackRock)。前者是高居世界王者位置的私募基金公司,後者則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資産管理企業。

  一個公司孕育兩大巨頭

 從哈佛畢業的施瓦茨曼僅在一家小公司幹了兩個月後就跳槽到當時華爾街著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在這裏,施瓦茨曼31歲時就升任爲公司的合夥人,成爲當時雷曼兄弟高管中最年輕的合夥人之一。

 如果不出意外,施瓦茨曼在公司中完全還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因為,當時擔任雷曼兄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皮特·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不僅對施瓦茨曼非常賞識, 而且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還建立了十分不錯的私人友誼。然而,雷曼兄弟不久之後爆發的蕭牆之亂打斷了施瓦茨曼的商業人生軌跡。離開雷曼兄弟時,施瓦茨曼慶幸自己的銀行賬戶上已經積累起了20萬美元,他和彼得森合資成立一家小型併購公司。由於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別嵌著德文中“黑色”和希臘文中“石頭”的 詞義,爲了表示對兩人祖籍的一種紀念,他們就將自己的新公司取名爲“黑石”。

 在施瓦茨曼看來,自己主張成立併購公司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華爾街,當時以雷諾·納比斯科公司槓桿收購案爲代表的收購狂潮一浪高過一浪,並且那些戰略買家幾乎都賺得盆滿缽盈,施瓦茨曼無疑也想創造以小博大的奇蹟。然而,就憑黑石這一無人能知的名字,又有誰會輕易把動輒數千萬美元的大單交給一個無名 之輩呢?在開張幾個月僅僅接收了一小單生意後,施瓦茨曼決定借雞生蛋,創立私募基金。

 在當時私募基金被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視爲旁門左道的華爾街,像黑石這樣的新基金公司想要打開局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倔強的施瓦茨曼只能硬著頭皮 一家接著一家地敲開他自己認為可能投錢的客戶的大門,但其間卻吃了無數次的閉門羹。“被我們視爲最可能點頭的19家客戶,一個個拒絕我們,總共有488個 潛在投資人拒絕我們。”史蒂夫·施瓦茨曼回憶說。蒼天不負有心人,被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坦誠和抱負所打動,美國保險及證券巨頭保德信公司決定嘗試性投下1 億美元,正是這筆錢讓後來者看到了黑石的潛力。不久之後,通用電氣總裁傑克·韋爾奇也入夥了。黑石集團的第一隻基金吸引了32 個投資人,包括大都會人壽、通用電氣、日本日興證券等。

 目前,黑石已經擁有52 個合夥人和750名雇員,每年有超過850億美元的多元化收入,集團旗下47家公司若結合起來可以逼近《財富》500強的前20名,成為當今華爾街增長勢 頭最迅猛的金融王國。當然,令施瓦茨曼感到最愜意的是,自己再也不會爲尋找1000萬美元投資而四處奔波,相反,那些攜帶幾億美元的投資者會主動找上門來。

 成就了黑石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有人說施瓦茨曼單從迴圈的基本投資報酬中每年就可以把5,000萬美元搬回家,他的個人財富據預計已經超過30億 美元。不久前,《財富》雜誌評出了2006年度最有權力的31位風雲人物,施瓦茨曼榜上有名。由於他控制著華爾街最熱門的公司,《財富》雜誌將其響亮地譽 爲“華爾街新一代領軍人物”。

  創立貝萊德(BlackRock)的勞倫斯·芬克命運多舛

 與施瓦茨曼順利創業相比,勞倫斯·芬克(Lawrence Fink)就顯得有些大起大落,並最終脫穎于施瓦茨曼的黑石集團。

  加利福尼亞大學MBA畢業後,經一位教授的推薦,芬克進入了當時作為華爾街老牌的第一波士頓銀行,幹起了當時許多人並不願意幹的房地産抵押債券交易員。當時的房地産抵押債券剛剛誕生,經營市場非常狹小,但許多保險公司和銀行出於規避風險的需要都試圖減少手中持有的抵押債權。看準機會的芬克大膽向公司請纓,要求組織一支特別團隊定向研究和開發市場。一個星期之後,由芬克團隊發明的房地産抵押貸款債權憑證(CMO)業務面世,這種將債券的本金與利息拆解後重組,形成更多樣化、流動性更佳的債券商品,剛好契合當時退休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需要,並在3年不到的時間發展成爲美國房貸債券市場的主流商品。 而當時芬克服務的第一波士頓銀行也因爲此項業務的開拓有了近百萬美元的進賬,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嶄露頭角的芬克得到上司的極大賞識,進入第一波士頓的第二年,芬克就被調到了固定收益證券部門,負責當時非常新興的分期貸款抵押債券 (MBS)。而就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裏,芬克就把這個産品變成了第一波士頓的拳頭産品,並爲公司創造460萬美元的營收,其中有一個季度竟創造了130萬美元的盈利記錄。而在此之前,第一波士頓銀行沒有出現第二人。一時間,芬克成了第一波士頓的超級賺錢機器,並被破例提升成爲第一波士頓歷史上最年輕的合夥人,當時他只有28歲。

 作爲一種特殊獎勵,第一波士頓銀行除了為芬克留出合夥人的位置之外,公司董事會還給芬克放了一段出外旅遊的長假。但天有不測風雲,等到芬克 的快樂旅行結束,命運女神就跟他開了一個幾乎讓他致命的玩笑。1986年,芬克領導的債券部門在一樁高風險交易中押上大注,但由於受美國政府金融政策全面收縮的影響,結果慘賠100萬美元。一夜間,資本市場上的小金童失去了頭上的耀眼光環,第一波士頓也很快對芬克作出了解職的決定。

 一次偶然的機會,失業後的芬克看到一則後來決定他人生命運的招聘廣告。第二天,他就敲開風險投資商黑石集團(Black Stone)的大門。當時的黑石集團成立不到兩年,是一家註冊資本僅40萬美元的小型並購公司,其創始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也急需在華爾街搜羅到一些頂尖金融人才,而芬克的不請自至自然讓他們喜出望外。

 來到黑石集團的第二年,芬克憑藉著自己在債券行業浸淫多年的獨到眼光向公司提出了成立金融管理公司的建議,並在得到同意後迅速策劃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案,芬克也被任命爲新公司的董事長(註:1988年, 成立Blackstone Financial Management). 1992, Blackstone Financial Management公司正式從黑石集團分離,芬克帶著八位合夥人開始單幹,後來芬克將公司命名爲貝萊德 (BlackRock)。關於貝萊德從黑石集團最終脫離的原因,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種版本,即芬克和貝萊德公司其他合夥人不喜歡黑石集團對他們的業務說三道四,黑石公司一再強調它的董事會完全獨立運作。


 不過,無論外界如何評價,事實證明芬克當時抉擇的正確性。自獨立運營至今,貝萊德公司已經連續18年保持驚人的增長。貝萊德從最初的八位創始人發展到一家擁有1,500多名員工、管理資産1兆美元的超級資産管理公司。而在35歲時,芬克就被《華爾街日報》選爲“商界明日之星。”

  個人魅力空前絕後

 黑石的員工都尊稱施瓦茨曼爲“精神教父”,而能夠得到這樣一個集體封號,施瓦茨曼當然知道其中的別樣滋味。在黑石成立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施瓦茨曼與其他曾經的合夥人並不總是那麽容易找到默契,有人調侃說曾經因為與施瓦茨曼産生口角而與“黑石”分道揚鑣的合夥人可以組成一支華爾街的“明星棒球 隊”,其中也囊括了許多業界“顯赫’人物的名字。有一個曾經目睹其中一次”分手“場景的人回憶:”當時雙方吼聲連連、咒駡不斷,那真是我平生在華爾街所見 最厲害的一次爭吵。“然而,正如”黑石“從上世紀80年代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風雨一樣,施瓦茨曼也從昔日的幼稚與莽撞中一步步逐漸成長爲了一名成熟的企業家。

 因此,當美國《財富》雜誌記者單刀直入向施瓦茨曼問起那些與前合夥人發生口角的歷史時,施瓦茨曼也毫不隱晦地說:”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多年 了。但從那時候起,我真的已經變成熟了很多。“的確,今天的施瓦茨曼總是以謙謙君子的形象出現在衆人面前,每當遇到可能與合夥人發生爭執的事情,施瓦茨曼一定會以笑臉相陪,甚至他還會將那些工作中發生過不愉快的合作者請到自己在曼哈頓區公園大街上的豪宅或者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濱別墅度周末,讓金髮美貌的第二任妻子爲同事們親自下廚做菜。“黑石需要一種團隊共用精神”,施瓦茨曼這樣解釋自己的變化。

 除了從不缺席周一的例會外,施瓦茨曼還是每一個會議發言者的忠實聽衆。一個為與會者十分熟悉的場景是,每當會議分組表決時,施瓦茨曼就會靜靜坐 在一旁,如果要插話或者不贊成某一看法,此時的施瓦茨曼從不提高嗓門,而是以其泰然甚至迷人的談吐讓人折服。“要是我生氣,那顯而易見,”施瓦茨曼說, “我不必說太多。”

 其實,施瓦茨曼的領袖才能和人格魅力並不僅僅表現在公司內部,其在業界的良好口碑也是衆人皆曉,由此施瓦茨曼也爲自己贏得了“非主流世界大師” 的雅號。在黑石集團的早期,整個投行和基金持有人都推崇敵意並購策略,但就是從這時起,施瓦茨曼爲黑石定下了一條基本準則:不做敵意收購。史蒂夫·施瓦茨 曼認爲:“敵意收購往往是一個把收購成本無限制提高的過程,入侵者要應對可能出現的毒丸計劃、黃金降落傘或者白衣騎士,而被侵略者為求自保,往往啓動槓桿 收購,這直接導致了企業債務猛增。我們認爲,和每一筆收購生意中的關聯公司保持友善的關係相當重要,甚至我們可以放棄某些已經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正是在過去22年中一貫秉持非敵意收購這一標誌性策略,黑石成爲了一個連對手都願意與之打交道的公司。

 收購飛思卡爾(freescale)半導體公司可以說是施瓦茨曼收購策略的一次完美演繹。飛思卡爾是曾經隸屬摩托羅拉的晶片生産商,此前,摩托羅拉在分拆其晶片業務過程中將一部分股權出售給KKR。同行是冤家。面對著黑石抛出的收購邀約,KKR在當初總是處處下絆使拐。為了既不影響收購進程又不違背自己的行爲準則,施瓦茨曼無數次地敲開KKR總裁亨利·克雷維斯辦公室的大門,而就在 這兩位國際級私募基金大佬友善與寬鬆的交談中,黑石集團最終以176億美元的適中價格將飛思卡爾攬入懷中。

 無論是在華爾街還是在貝萊德公司內部,勞倫斯·芬克的睿智和勤勉亦被傳爲美談。華爾街的同行認為他擁有最敏銳的頭腦。美林公司首席執行官奧尼爾如此描述他:“他的眼睛中閃現著靈光,思維敏捷,富有天賦。雖然這種天賦不同于鋼琴家馬友友,但他能洞悉任何資本市場上的奇異現象。”不過,每每聽到這些好聽的話,芬克總是噗嗤一笑,因爲他不相信自己長著與別人不一樣的腦袋,而對於自己的踏實和勤奮,芬克則毫不謙虛地笑納。

  除了每天早晨6點準時來到辦公室提前開始工作外,從不缺席周一的例會也是芬克爲自己確定的雷打不動的規矩,即便是在遙遠的法國公寓中度假,抑或在倫敦、東京出差公幹,他都會通過視頻鏡頭參加會議。會議通常從上午8 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將近下午下班,整個會議都是由芬克親自主持。通常,貝萊德公司的合夥人會圍坐在大圓桌周圍,後面坐的是會議遲到者以及級別稍低的投資經理。芬克爲會議制定的規則是,與會者講話都必須單刀直入,切中問題的要害,決不能兜圈子。而每到例會的那天,芬克就會讓秘書提前爲自己訂好外賣午餐。

  在貝萊德,員工們被鼓勵穿著商業休閒裝,但芬克仍然每天習慣繫著領帶工作,他說這樣能夠隨時以嚴整的形象出現在客戶面前。如今在芬克的客戶名單裏,你可以輕鬆地找到例如微軟公司、波音公司、福特汽車或者加州公衆退休福利系統這樣的名字。《華爾街日報》記者蘇珊普蓮據此寫道:“通過和這些客戶的緊 密聯繫,勞倫斯·芬克成爲華爾街的幕後推手之一,也無意中構成了華爾街‘權力午餐’風景線的一角。”

 嚴謹行爲和領袖魅力使芬克成爲了金融精英追求的模範。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彼得·費希爾離職後自動投到貝萊德公司門下並出任貝萊德在亞洲市場的負責人,所有貝萊德公司初創期的合夥人至今無一人要求撤資脫離,貝萊德公司的人員流動率遠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其實,芬克的攝人魅力遠不只表現在員工面前的言談舉止,而讓他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在華爾街非常順暢與和諧的人脈關係。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格拉索遭遇彈劾後,芬克被華爾街所有的金融公司推舉為替交易所挑選繼任者的負責人,並最終不負眾望,將優秀的職業經理人約翰· 里德扶上馬背。當全球頂級獵頭公司——史賓沙管理顧問公司總裁托馬斯·內夫為摩根士丹利四處尋找新的CEO並親自致電芬克讓他考慮出任時,芬克不僅委婉謝 絕,而且還為前大摩首席執行官麥晉桁能夠返回原職頻繁地穿針引線,並最終促成了麥氏的光復。

  擴張手法不一而足

 喬納森·格雷是黑石集團房地産業務的高級執行董事——施瓦茨曼最爲欣賞的一名愛將,這位今年只有38歲就已經被華爾街描述為最聰明的房地産行業投資者,今天仍清楚地記得一天下班前被叫到CEO辦公室秘密口授作戰命令的情形:施瓦茨曼端坐在棕色的大擡椅上,手上夾著的雪茄冒出輕煙,神情嚴肅地對格雷說自己決定競購美國最大商業物業集團——權益寫字樓投資信託公司(EOP),要求格雷在三天之內拿出競購書。行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2007年2月 9日,EOP順利地裝進了黑石的口袋。

 一個星期後,施瓦茨曼用自己六十歲生日的豪華大宴來慶祝黑石的勝利——收購金額達390億美元的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槓桿收購交易。

 所有當天參加生日慶典的金融界名流們一致讀懂了施瓦茨曼的心機——這位華爾街最具野心的CEO不會滿足過去10年內私募基金偏安資本市場一角的沈悶生態,並將刮起一陣又一陣的槓桿投資與收購風暴。

 22年來,施瓦茨曼已經將黑石打造成了私募基金、房地産和企業債務管理等綜合性金融品牌。資料表明,單單在房地産業務和私募基金業務兩個部門,黑石集團過去5年的每年投資收益率都保持在30%以上,如此豐厚的投資收益自然刺激了很多新的投資人急於入夥。單單在2006 年,黑石集團就新募集了156 億美元,成爲全球最大的收購基金。目前黑石集團正在募集一筆規模爲200億美元的收購基金、一隻規模爲100億美元的房地産基金,商業銀行也樂於提供4倍資産的貸款,黑石集團手中可運用的資金高達1250億美元。

 已經上膛的子彈隨時準備擊中目標。就在日前,黑石宣佈計劃以155億美元收購著名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母公司杜莎集團。該收購將與黑石集團本身擁有的默林集團及加達雲霄樂園進行合併,若能順利完成,黑石將成為全球僅次於迪斯尼的第二大旅遊景點營運商。

 無獨有偶,黑石在近期盯上了克萊斯勒公司,並正與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就收購或結成某種形式的聯盟進行積極的磋商。施瓦茨曼將這些即將上桌的盤中大餐稱為“太空體驗”,其語中之意表明黑石應當登上一個更高的高度。

  好事古難全。施瓦茨曼最不滿自己的恐怕還是黑石集團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無所作為。雖然黑石兩年前就在印度孟買設立其在亞洲的第一個辦事處,也於去年在香港設立負責對沖基金運作的機構,但至今卻沒有任何起色。因此,在施瓦茨曼的直接操盤下,黑石集團最近出高價聘請了前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出任黑石高級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主席職務。

 “重大的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內地經濟的持續增長意義重大,黑石希望能積極地參與這一進程。”施瓦茨曼說這話時,其眼中流溢出的淡藍色目光已經飄向了大洋西岸的那塊神奇土地。

 通過併購實現與出色的股票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以擴大黑石公司的規模,是剛剛過去的一年中芬克重點思考的問題。聞到腥味的摩根士丹利CEO麥晉桁提前向芬克抛出繡球。當時摩根士丹利提出兩套方案:收購或者將基金部門與貝萊德公司合併;成立的新公司由摩根士丹利控制。而且論麥晉桁與芬克之間不錯的私交 關係,摩根士丹利相信這樁買賣定成無疑。不過,幾乎在麥晉桁向芬克開出並購要約的同時,美林的CEO斯坦尼·奧尼爾也主動提出與芬克合併業務的要求。

 如果從貝萊德公司未來股票投資業務和國際業務的發展來看,美林證券在和摩根士丹利的競爭中並不具有壓倒性優勢。但芬克的最終決定就是出人意外,選擇與奧尼爾的合作和拒絕麥晉桁的要求。

 可能到現在麥晉桁並不明白自己在與奧尼爾的競爭中失利的真正原因。與摩根士丹利提出的併購方案不同,美林向貝萊德提出的併購條件是,以占新貝萊德 60%資産的美林資産管理部,換取新貝萊德49.8%的股份並且簽訂3年後降低股權的條款。這就意味著美林只是新貝萊德的參股股東之一,並沒有摩根士丹利一再強調要掌握新公司控股權的霸氣,而這恰恰是芬克最爲反感的地方。“與美林合併的貝萊德並不是美林的子公司”,這個後來芬克向媒體不斷強調的觀點無疑是要外界知道:貝萊德是貝萊德自己的公司,是芬克和合夥人的公司,不由其他利益集團控制。

 作出決定的芬克在2006年9月快速實現與美林的合作。貝萊德在這場交易中實施一個近乎完美的“一石三鳥”計劃:一方面削減了PNC公司對貝萊德公司的控制權,使其股份由原來的70%下降到35%(1995年PNC以62%股權入股貝萊德公司),而且一旦董事會判決PNC對新貝萊德不利,它就必須全部出賣所持有的貝萊德股份;同時,美林證券雖向新公司投入60%的資産,但卻只得到了49.8%的股份。此外,新公司將在貝萊德的名下運行,芬克出任新公司 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倫斯·芬克終於擺脫了強權股東的威脅,他的投資理念也將在新貝萊德得到最完美的展現。合併後的貝萊德公司也從美國第三大債券管理公司 躍升爲全球最大的公開上市資産管理公司,資産管理規模接近1兆美元。

  之所以芬克急切與美林這樣的華爾街金融巨頭牽手合作,完全出於他對貝萊德在金融市場中競爭狀況分析的直接結果。黑石的兩位老對手——西部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洋資産管理公司已經分別與花旗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展開資産管理業務的深度合作,但貝萊德卻被《商業周刊》嘲弄爲“沈默的巨人”,這讓芬克聽上去十分地不快。

 更要緊的是,貝萊德在投資組合上一向偏重於固定收益産品,甚至過度偏向債券。相對於固定收益産品3,210億美元的規模,貝萊德只有440億股票投資規模。 利率和債券價格往往反方向波動,中長期債券對利率的變化更爲敏感。過去兩年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7次加息,國際市場上能源和貴金屬價格飛漲,原材料短缺現象也將長期持續下去。這種局面極有可能引致美國國內的中長期利率上漲,而與此緊密相關的中長期國債的價格優勢就會被無情擠掉。對於十分注重風險的芬克而言,如此潛藏的危機不能不是一塊心病。而尋求與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就可以在快速提升貝萊德股票投資比例的過程中達到分散債券投資風險的直接目的。

 進一步分析可知,與貝萊德公司在美國國內的債券市場頤指氣使完全不同,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程度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特別是貝萊德公司原本擅長的債券投資市場在遠東尤其是中國的發展緩慢,成熟的資本市場又很難找到極大的利潤空間。所以芬克一直都在考慮,借助併購國際知名企業,以得到更大的國際市場平台以及國際營銷網路。

 而一個外界可能並不注意的細節是,與美林合併後的新貝萊德在美國本土提供服務時以貝萊德的名稱出現,但在海外市場則使用美林品牌。對此芬克的解釋是,“我期待擴展我們在股票領域的版圖,完美應該變得更加國際化。就像玩跳背遊戲一樣,我們現在確實花了很大的代價,但是過了六七年之後,我們的收益就將成倍猛漲。”目前,新貝萊德4500名員工中,1/3以上調整到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工作,分別設立於美國、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投資中心,為來自5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新的陣容凸現了芬克進入國際金融零售市場的勃勃野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